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旨在通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乡村产业升级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乡村产业升级的新策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产业融合,打造特色产业链
1. 农文旅融合
农文旅融合是乡村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文旅产业链,实现产业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案例: 湖北恩施的硒文化旅游,将硒资源与旅游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 农工融合
农工融合是指农业与工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等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案例: 河南益农社运营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河北啄木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新农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探讨农资经营新模式,助力农业产业链升级。
二、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1. 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智能化、精准化。
案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向东团队探索出一系列少投入、多产出、绿色低碳的农作物育种新策略,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2.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案例: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帮扶人员王平通过现场指导,以及电话、视频方式,加紧给村民讲解樱桃春季管理注意事项,推广生物技术,助力乡村产业升级。
三、绿色发展,构建生态循环农业
1.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 中国投资协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心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将于本月21日至23日在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即将召开的中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创新大会,聚焦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生态康养和数字化乡村等创新模式。
2. 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指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的资源循环利用。
案例: 农发行泰州市分行在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毛利平的带领下,前往姜堰区新开控股集团开展深入调研活动,共谋发展新策略,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发展。
四、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1. 农业职业教育
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农民素质,为乡村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案例: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组织28个科研团队在10个村开展科技帮扶,帮助建设了一批智慧大棚,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助力乡村产业升级。
2.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通过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农业产业技术水平。
案例: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氮化镓深紫外光电芯片,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结语
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人才振兴等多个方面入手,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乡村产业升级新策略,有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